用爱与尊严给残疾人建一个家
杭州日报讯 午休时分,记者走进位于嘉兴桐乡洲泉镇的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,电梯一上三楼,欢声笑语迎面而来——办公室内,有还在吃饭的、有三五成群聊天的。58岁的钟金芳坐在自己的工位上,认真地将手头一卷卷包装用的塑料带编成一个个精致的手工篮,“这可比以前做皮鞋轻松多了。”
这个三千多平方米的空间,与外面随处可见的写字楼相比,似乎并无太多不同——这里有前台、会议室、工位、图书室、展览室,洁白的墙壁上还贴着“员工风采”照片和员工评比榜单。只有进门看到的“残疾人之家”几个字,显示着这里的特殊之处——公司所有员工都是残疾人。
“996”了十多年的皮鞋工,在新公司第一次吹生日蜡烛
钟金芳是桐乡石门镇人,五岁那年发了一次高烧,父母多方求治还是没有看好,左脚从此落下了病根。桐乡工业发达,曾有不少皮革厂和皮鞋厂。从2000年起,钟金芳一直在当地皮鞋厂里打零工为生。“每个月工资也就两千来块,跟现在差不多,但是要辛苦的多,皮鞋厂里气味很难闻,还要经常加班。”钟金芳说。
现在,钟金芳每天的工作变成了编篮子。早上八点半,双箭公司就会派车从家门口把他接来上班,中午十一点半到下午一点是午休,午饭也是免费提供的。下午三点半,他就可以坐公司的班车下班回家。“公司还经常有各种培训和集体活动,跟大家聊聊天,开心得很。”钟金芳笑呵呵地对记者说。
钟金芳的生日是6月5日。今年6月1日,他与另外几名六月份出生的同事一起在公司过了一个集体生日。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他第一次戴着生日帽、吹蜡烛许愿。“希望身体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就好。”钟金芳说,“对了,女儿现在在杭州工作,三十多岁了,希望她赶紧找个对象。”
自闭在家天天玩手机的姑娘,有了自己的工作和朋友
每月第一天,给当月出生的职工过集体生日,已经成了双箭残疾人之家的传统。今年23岁的周嘉莉也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愿望——“希望每天都像现在这样开开心心的。人嘛,开心就好!”
周嘉莉在双箭的工作是做钻石画。在公司的展览室里,她满脸笑容地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作品——一只憨态可掬的猫咪,喜庆的红色背景上写着“平安喜乐”四个大字。
事实上,就在大半年前,周嘉莉的生活中远称不上快乐。2017年从学校毕业后,因为害怕跟人打交道,她长期将自己闷在家里。“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手机刷抖音,我脾气也不好,经常跟家人吵架。”
今年初,双箭残疾人之家成立后,工作人员走进了她的家门。经过初步的筛选和面试,周嘉莉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。在这里,她不仅学会了做钻石画,还学会了怎么照顾好自己、怎么跟人打交道,还认识了同龄的好朋友。两人平时一起上下班、一起散步、一起谈天说地,这样的日子是周嘉莉以前没有想过的。周嘉莉的妈妈也惊讶地发现,短短半年,女儿不仅比过去开朗了许多,回家后还会主动帮忙做家务了,“变化实在太大了!”
公司放了六天中秋假,员工一致要求赶紧回来上班
在双箭残疾人之家,像钟金芳和周嘉莉这样的职工共有九十人,其中有不少是智力障碍者。在这里,他们一起工作、一起学习、一起过生日——既像是同事,也像是家人。每个月,公司都会组织三四次娱乐活动,有时还会组织户外出游。每逢过节,员工们都会收到一份节日礼物。今年中秋节,大家还在一起包了一次月饼。
不过,记者发现,无论残疾程度如何,每个人都会端端正正地把工牌挂在胸口。“对双箭来说,他们都是我们的正式职工,员工该有的社保、工资、福利等他们都有。”双箭残疾人之家负责人钟仁其告诉记者,除了常规的康复训练和行为矫正,他们更注重通过工作培养残疾职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,让残疾人也能在自食其力中实现自我价值,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,“身体的残缺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残缺。”
在双箭残疾人之家的展览室里,整整齐齐地放着员工们的劳动成果,除了手工筐、钻石画等工艺品,还有一些书法和绘画作品。今年六月,公司在淘宝上开了一家“双箭残疾人之家创业小店”,售卖大家的作品。钟金芳和同事们花三个小时编出的手工筐,在店里只卖15元一个。而小店卖出的第一件作品,是一幅钻石画,售价35元。“做这幅画的是一名叫李诗瑶的女员工,拿到自己那部分酬金后她开心了好久,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人认可,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。”钟仁其说。
钟仁其还给记者讲了一件趣事:“中秋节后桐乡这边遇到台风,出于安全考虑,我们决定延长中秋假期到六天。结果没想到大家都在群里要求赶紧上班,说在家太无聊了,还是上班有意思。”